新华网怒批强换招牌,权力岂能如此任性!
新华网发表了一篇题为《强换招牌:权力岂能如此任性》的评论文章,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随意更换招牌、标识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,文章指出,这种权力的滥用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,更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在文章中,新华网列举了几个典型的案例,如某地政府以“提升城市形象”为由,强制要求沿街商户更换招牌,导致商户损失惨重;某部门以“规范市场秩序”为名,要求企业更换商标,甚至不惜采取强制手段,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,这些行为不仅暴露出部分政府部门权力任性,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文章指出,权力任性是权力滥用的一种表现,它违背了法治原则,损害了政府公信力,在我国,权力来源于人民,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,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,在一些地方和部门,却出现了权力任性、滥用职权的现象,这严重背离了权力本质。
权力任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,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,其职责是为人民服务,维护社会稳定,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却以权力任性,随意更换招牌、标识等,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,还让政府形象大打折扣。
权力任性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,在上述案例中,商户和企业被迫更换招牌、商标,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经济利益,还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,这种权力的滥用,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文章强调,要解决权力任性问题,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一是加强法治建设,法治是约束权力任性、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力武器,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,依法行政,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。
二是强化监督机制,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体系,对权力任性、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三是提高政府公信力,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,以人民为中心,不断提高服务质量,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于律己,廉洁自律,坚决抵制各种腐败现象,树立良好的形象。
权力任性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,我们要深刻认识权力任性的危害,采取有效措施,坚决遏制权力任性现象,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为人民谋福祉,才能确保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。